核心提示:昭文将军 12 160 破虏将军 14 180 平虏将军 14 180 威虏将军 14 180 征虏将军 14 180 抚军将军 16 200 护军将军 16 200 镇军将军 16 200 龙骧将军 16 200 扬武将军 18 220 扬威将军 18 220 奋武将军 18 220 奋威将 |
昭文将军 12 160
破虏将军 14 180
平虏将军 14 180
威虏将军 14 180
征虏将军 14 180
抚军将军 16 200
护军将军 16 200
镇军将军 16 200
龙骧将军 16 200
扬武将军 18 220
扬威将军 18 220
奋武将军 18 220
奋威将军 18 220
振武将军 20 240
振威将军 20 240
建武将军 20 240
建威将军 20 240
威远将军 22 260
安远将军 22 260
辅汉将军 22 260
辅国将军 22 260
右将军 24 280
左将军 24 280
后将军 24 280
前将军 24 280
平北将军 27 300
平南将军 27 300
平西将军 27 300
平东将军 27 300
安北将军 30 320
安南将军 30 320
安西将军 30 320
安东将军 30 320
镇北将军 33 340
镇南将军 33 340
镇西将军 33 340
镇东将军 33 340
征北将军 36 360
征南将军 36 360
征西将军 36 360
征东将军 36 360
卫将军 40 400
车骑将军 40 400
骠骑将军 40 400
大将军 40 400
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收藏] [推荐] [报告错误]
上千新游任你选,海量帐号等你拿。 - 我拽游戏网|www.5zhuai.com
责任编辑:我拽-nano
0
0